1、英国博物馆用3D打印技术重塑千年木乃伊
随着时间的流逝,许多古代珍宝和文物都毁灭消失。因此,那些得以幸存的文物便更加珍贵,对于人类早期文明的研究,具有无限的价值。如今,3D打印技术的出现,无论是复制古文物用于教学,还是修复被ISIS毁坏的遗迹,都对于文物的保存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。近日,英国梅德斯通博物馆就使用3D打印技术,重塑了一具有2500年历史的木乃伊的脸部。他们与来自肯特医药学会和利物浦约翰莫斯大学的医疗专家合作,先对木乃伊进行了CT扫描。随后,扫描的数据被转化成面部重组信息,研究人员再根据这些信息确定木乃伊死时的面部表情。最后,博物馆再将木乃伊的面部3D打印出来,用于展览。
2、不再开箱验货,英特尔微尘芯片能“透视”易碎包裹
在英特尔信息技术论坛上,英特尔展示了自家物联网最新的研发成果。这是一种集成了微控制芯片的一次性标签,无需供电,即可判断包裹内的易碎品是否完好。 该产品贴在快递包裹上,能将包裹的运动情况实时绘制成图表并发送到服务器上。
3、中国最大"察打一体"无人机正在试飞年底或装备
近日有媒体报道,我国自行研制最大的察打一体无人机“彩虹五号”正在试飞,预计年底可以装备使用。航天科工三院无人机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凌蕾表示,随着航空工艺、材料、技术的不断进步,察打一体无人机可实现地面目标打击“反恐”、水面目标打击“反航母”,甚至水下目标“反潜”等任务,将成为广袤空域中无所不能的“狙击幽灵”。
4、宝马7系插电式混动版9月上市油耗仅为2.1升
全新一代7系此前已正式上市,宝马将继续扩充其新能源产品,在年内推出插电混动版车型740Le xDrive。记者走访多家宝马在华经销商了解到,新车有望在9月份上市。宝马全新740Le xDrive搭载一台2.0升的汽油发动机+电动机组成的混动系统,综合最大功率可达240千瓦,在纯电动行驶下续航可达40公里。此外,新车综合工况下的百公里油耗为2.1升。在满电状态下,新车从静止加速至100公里仅需5.5秒。
5、隐形眼镜通过WiFi对话智能手机
据每日邮报报道,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名为“交互式散射通信”技术,可让隐形眼镜与智能手机或智能手表实现无线连接,并传输健康信息。这种技术的原理是,将智能手表发出的蓝牙信号变成智能手机可以接收的Wi-Fi传输信息。实际上,这种技术就是劫持蓝牙信号,然后利用其帮助满足许多小型设备所需的能源需求,比如大脑植入物、隐形眼镜以及信用卡等。
6、七家日系车企拟投入280亿美元 加速人工智能研发
综合外电报道,丰田汽车、本田汽车、日产汽车、铃木汽车、马自达汽车、富士重工及三菱汽车等七家日本车企计划在2016财年(2016.4.1-2017.3.31)投入2.8万亿日元(约合280亿美元)研发费用,创下纪录,以打造更具环境友好型技术以及自动驾驶汽车。分析人士称,当车企继续提升研发费用时,成本的提升促使它们结成联盟。丰田与宝马、本田与通用结成合作关系,共同研发燃料电池动力汽车,减少成本。
7、劳斯莱斯将碳纤维运用于敞篷双门跑车
欧洲设计公司Bengala Automotive和总部位于美国的VitesseAuDessus公司的合伙企业提出了一种新的最优程序,这种程序作用于模型并将模型首次应用于汽车工业。其中这些模型的特点是把定制的碳纤维作为审美产品。据劳斯莱斯称,该材料是一种压缩活性炭基质,类似于兰博基尼和拉卡威锻造开发的复合材料碳纤维,可用于劳斯莱斯幻影软顶敞篷双门跑车。
8、空客与雷尼绍合作将3D打印用于机翼设计制造
近日,英国工程与增材制造公司雷尼绍(Renishaw)宣布与空中客车公司合作,参与由后者领导的一项1770万美元的新项目。该项目在英国进行,主要目的是开发出设计和制造飞机机翼的一种创新的方式,该方式将有助于提升“一次准确性(right first time)”和减少开发时间。
9、北京发布大数据和云计算发展行动计划
计划指出,到2020年,北京市大数据和云计算创新发展体系基本建成,成为全国大数据和云计算创新中心、应用中心和产业高地的战略目标。届时,北京大数据和云计算从业企业将达到500家以上,并打造出千亿元级产业集群。
10、Uber CEO谈自动驾驶
国外科技媒体 Business Insider 近日采访了Uber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Travis Kalanick ,探讨未来 Uber 基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战略以及这种战略可能会对 Uber 自身和专车司机带来的影响。“制定这项(自动驾驶)战略的前提是我们认识到这个世界将走向自动驾驶和自动化时代。”Kalanick 说道。“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事,而我们没能参与自动驾驶的开发,那会发生什么事?未来将迅速抛弃我们。”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